江西邱氏商会|江西邱氏家族|江西邱氏族谱

江 西 邱 氏 文 化

邱姓 (中华姓氏之一)



        邱姓一般认为是由丘姓避讳而来,最早一支丘姓源出姜姓,姜子牙封于齐而都营丘,其支庶(支孙/子孙)居于营丘者,遂以丘为氏,世居扶风。汉平帝时有扶风人丘俊,持节安抚江淮,居吴兴,在南北朝时形成了吴兴丘姓望族,丘姓主体已经由中原和北方移入江南。
        南朝文学家丘迟,唐诗人丘为,元道士丘处机,明靖难功臣丘福、理学名臣丘濬,清戏曲作家兼画家丘园、文学家邱心如、诗人丘逢甲,教育家邱椿,中共第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邱会作,译制片配音演员邱岳峰,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邱少云等被《辞海》收录。


 中文名  邱  主要堂号  河南堂、文庄堂
 得姓方式  以地为氏(山东营丘)  当代聚集区  粤赣台闽川,鲁江桂湘鄂浙
 得姓始祖  名讳缺,无考。  历史人物  丘迟,丘为,丘处机,丘福,丘濬,丘园,邱心如,丘逢甲,邱椿等
 主要郡望  扶风、吴兴、河南    


姓氏溯源


        姜子牙封于齐而都营丘(今山东昌乐 ,一说今山东临淄),其支庶(一说支孙,又一说子孙)居于营丘者,遂以丘为氏,世居扶风 ,其历史至少有3000年 。最早见于古籍的丘姓先祖是《孔子家语》中长事齐君、后为孝子代称的丘吾子,接着见于古籍的丘姓先祖是邾(今山东曲阜东南)大夫丘弱 。鲁左史左丘明后有丘姓。

迁徙分布


        先秦时期,丘姓活动的地区主要在山东,后向西进入陕西 。西汉见于史册的有扶风(今陕西兴平东南)丘欣。 西汉平帝时,扶风人丘俊持节安抚江淮,属王莽篡位,后俊遂留江左,居吴兴,在南北朝时形成了吴兴丘姓望族 。东汉有乌程丘滕,还有云中丘季智。 汉朝时,乌桓也有丘氏 ,以东汉末乌桓国王丘力居最为知名 。

        三国时期,曹魏毌丘俭之子宗等四人改为丘姓,山西闻喜邱氏以毌丘俭为祖,称为毌丘俭后裔。西晋末,中原丘氏有一支为避战乱而徙居福建(参见“八姓入闽”),初居莆田,后分支长汀、上杭等地。

        据各种史料,知自汉以来匈奴、鲜卑、乌桓、羌等族改姓丘(邱)氏者甚多。十六国西秦时羌人有丘氏。北魏献帝七分国人,以弟豆真(封临淮王)镇守来国,归而命氏,为丘敦氏,豆真之子丘堆改姓丘,融入汉族,发展成河南丘氏望族的一支,以丘和、丘行恭父子最为知名 。匈奴族丘林氏改为丘、林、乔三姓,丘氏发展为河南丘氏。这些外族很快与汉族相融,成为中原的丘氏汉族 。

        隋唐五代时,丘姓分布于浙江、河南、山西(闻喜人丘延翰)、安徽(宣城籍状元丘旭)、四川(广汉籍画家丘文播、丘文晓、丘余庆等)、福建等地。唐朝,跟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的河南固始县姓士兵之一丘安道入闽后落户于漳州 。

        宋时,丘(邱)姓已经成为江浙、闽中的大姓,广泛分布于南方各地。丘姓几乎都分布在江浙地区。丘(邱)姓主要分布于福建、湖南、江苏、浙江,约占丘(邱)姓总人口的54%,而福建省占了17%,为丘(邱)姓第一大省;其次分布于河南、河北、安徽、江西,这四省的丘(邱)姓丘(邱)姓总人口的30% 。湖南、海南 、四川眉山也有丘姓居民点。

        元朝末年,曾明避乱从鹭岛曾厝垵迁同安十八都山平洪入赘邱家,发展为新垵旺族邱姓 。

        明朝时期,邱姓主要分布在江浙地区,在两湖、华北、四川等地也有邱姓。丘(邱)姓主要分布于江西、福建(上杭人丘弘)、江苏,这三省丘(邱)姓大约占丘(邱)总人口的58%,而江西省约占27%,为丘(邱)姓第一大省;其次分布于浙江、广东(琼山人丘濬)、山东(诸城人丘橓)、湖北(宜城人丘瑜)、陕西(渭南人丘民仰),这五省集中了丘(邱)姓总人口的30% ;安徽(凤阳人丘福)、湖南、四川(成都人丘祖德)、河南(祥符人丘锋)、云南等地也有丘姓。

        明洪武年间,丘安(山东即墨人)随军出征西南,平定云南后任新添卫后所百户之职,其后落籍贵州,子孙世袭武职,官至卫指挥佥事、贵州都指挥使。丘氏家族世代执掌新添卫军事长官,知名后裔有云贵两省第一位翰林院检讨、官右庶子的丘禾实和山海关上立有塑像、官至右佥都御史、辽宁巡抚的丘禾嘉。

        根据参加编修《中华丘氏大宗谱·广西通谱》的各地谱牒和相关史料记载,广西丘(邱)氏先祖是从明朝成化十七年(1481年)起开始向广西迁徙的,分别来自广东、福建、江西、湖南 、海南等5省 。

        清初,邱姓进入台湾,发展为台湾的著名大姓 。

        如今,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澳门地区,以及美国、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尼、澳大利亚都有丘(邱)氏 。

        自汉朝以来,为避孔子之名讳,有丘氏改为邱氏。清雍正三年,颁诏尊师重道,称先师孔子圣讳,理应回避,凡系姓氏、地名,丘字一律加邑部为邱字 。 中华民国参议院议员丘逢甲等于1912年提议恢复祖先肇姓之丘。认为丘姓得自姜太公封地营丘,早于孔丘,无先人避讳后人之理,并在广州登报呼吁族人恢复丘姓。因此,闽、粤、台部分族人闻之响应。但全国大部分省区族人,因不知情,或因涉及法律户籍等诸多问题,仍然使用邱姓。


江西省丘(邱)姓人口数据(截至2008年,单位:人)


铅山县
横峰县
余干县
弋阳县
鄱阳县
万年县
德兴市
南昌县
新建县
进贤县
景德镇
乐平市
萍乡市
4000
2000
4300
1000
2000
2000
2500
3900
4000
3000
1200
1400
7000
上栗县
芦溪县
九江市
武宁县
修水县
永修县
靖安县
都昌县
瑞昌市
新余市
分宜县
鹰潭市
余江县
3400
2000
1300
2400
7000
1300
1000
5300
1000
3600
1500
1000
1000
贵溪市
章贡区
赣县
信丰县
大余县
上犹县
崇义县
龙南县
全南县
宁都县
于都县
兴国县
会昌县
4000
10000
9000
20000
3200
3300
2500
2200
2300
13000
15000
25000
4300
寻乌县
石城县
瑞金市
南康区
吉安市
吉水县
永丰县
泰和县
遂川县
万安县
宜春市
奉新县
万载县
4800
2600
4500
18500
4500
2000
5100
3000
5000
5000
3200
1500
3400
宜丰县
铜鼓县
丰城市
临川区
南城县
黎川县
南丰县
乐安县
宜黄县
金溪县
资溪县
东乡市
上饶市
1300
4700
3100
20000
8000
3500
5000
6200
1600
2000
1200
1800
5000
上饶县
11000
广丰县
5000
玉山县
8600
/
/
/
/
/
/
/


        目前江西邱氏网站不间断更新,提供资料请联系QQ:558095


 
 
  • 江西邱氏网(http://0797diy.com/qiu/)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江西邱氏QQ:558095     Email:jxmp4@qq.com     赣公网安备 36070202000305号     赣ICP备09001361号
  • 版权声明:江西邱氏网拥有本站原创文章的所有权利,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 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江西邱氏网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